[2020/6/22]
民眾投保觀念 應從存錢轉為存保障

工商時報 彭禎伶

2020年的下半,三大壽險公司建議,民眾投保觀念要從過往比宣告利率、內部報酬率,逐步轉型為尋求足夠的保障,醫療、教育基金、退休金及長照費用,都可靠保單先儲存保額。

國泰人壽表示,7月1日實施的壽險死亡保障門檻,主要為降低壽險保單的儲蓄成分,提升死亡給付比重,讓保險可以貼近國人生命週期,隨著人生階段發揮保險保障的價值。

過去國人愛用保單儲蓄,新措施是回歸保險本質,運用槓桿原理,將可能產生的龐大風險,用些許保費轉嫁給保險公司,因此投保還是需依照個人狀況以及目前所處的生涯階段來考量,觀念上可優先思考「影響最大的風險」及「家庭責任」二個面向來規劃,藉此滿足預算下的最適保險安排。

若以30、40及50歲之後作投保檢視,對30歲保戶,國壽建議先作基本醫療及意外險,再依預算定期檢視;富邦人壽建議定期壽險、醫療險及意外險的金三角投保法,可以附約搭配組合,用較低的保費買最大的保障;南山人壽也建議定期壽險搭定期醫療險,尤其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更是必備款。

40歲保戶,因為是夾心餅干,要投保較高的壽險保障、重大傷病,也要為子女安排住院、手術、實支實付、重疾、意外、長照等保障;富邦人壽建議此族群首重癌險、重大疾病、一次給付的重大傷病險,也可透過投資型保單累積資產、為子女存教育金;南山人壽亦建議重疾、健康險及利變增額壽險。

50歲後準退休族,國壽建議要考慮未來醫療費用可能比年輕時增加3倍,首重醫療與長照險;富邦人壽建議可開始考慮退休及資產傳承,可投保附保障類全委保單及高額的利變壽險;南山人壽則建議年金險、醫療險及長照險,作退休及醫療的補強。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