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
金管會苦思藥方 要壽險資金留台

工商時報 魏喬怡

國內壽險資金超過30兆元,但有七成可運用資金投資至海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8日出席「2020台灣保險論壇」時指出,壽險業資金大舉錢流海外是個問題,但低利時代,保險業承受利差損壓力,加上國內適合長期固定投資的產品不足,資金流向海外投資也是不得已的決定;金管會已朝修改保險法、修改不動產證券化條例雙管齊下,希望能導引保險業資金投資國內。

保險法的部分,像是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或長照事業的董事席次原本限制最多三分之一,修法後將不受限制。他補充,金管會6月就已預告「保險法」修法相關規定,針對保險業投資公共或社福(如長照)事業有三大鬆綁,包括「事後查核」、「董事席次無上限」及「可派任專職經理人」,希望提高業者投資意願。

至於修正不動產證券化條例的方面,則是把原來「信託型」改成「基金型」,因為如果是信託型,信託業者不見得有管理不動產的能力,但是基金型的話,管理機構就比較專業,因此若REITS有證券化的方向,也可能成為壽險業投資標的。

黃天牧坦言,低利率環境從2000年就開始,壽險業也陷入兩難,一方面有利差損問題,業者會希望吸收多一點保費來降低過去高預定利率保單的成本,但另一方面,吸收大量保費時,就會出現資金去化的問題。

黃天牧分析,台灣市場適合長期固定收益的產品不足夠,海外商品較多元,資金流向國外是保險業不得已的決定。投資海外雖要承擔匯率風險、信用風險,但扣掉必要成本後,海外投資收益對保險業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