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壽險業買債券ETF 降溫

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壽險業一向是買進國內投信發行ETF的最大「金主」,但相較2019年全年買9,300億元債券ETF的榮景,今年熱情不再,金管會最新統計至9月底,壽險業買債券ETF餘額剩下1兆3,047億元,較去年底不增反減42億元。

台灣利率水準從2003年後驟降,當時壽險公司面臨嚴重利差損,因國內沒有適當投資工具,壽險資金開始往外投資,過去壽險資金可直接到海外買債券,但金管會2018年11月限縮保險業國外投資(含國際板債券額度)上限為保險資金的65.25%,壽險國外投資空間受壓縮,讓壽險業大量投資以新台幣計價的海外債券ETF,這是2019年壽險業者大買債券ETF主因。

因債券ETF不必計入國外投資額度,又可避免匯率風險,壽險業者趨之若鶩,金管會統計,壽險業投資國內債券ETF規模由2018年2月763億衝到2018年底的3,747億元,2019年飆升至1兆3,047億元,創歷史新高,金額在保險可運用資金20兆元雖占比極微,但壽險業動輒「包檔」投信債券ETF高達七到九成,有投信甚至為特定壽險業量身訂作,市場擔心壽險資金撤出,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問題。

金管會2019年4月祭出分散投資人集中度的管理措施,舊基金集中度逾七成的債券ETF一年內要減10個百分點,年年要減10個百分點至30%以下。但因債券ETF一向都是法人偏好,新發債券ETF半年就要達到30%分散難度更高。


附檔: